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重庆入选2023年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第五个“设计之都”。再加一张“世界级名片”。 “设计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设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荣誉。在今年的名单公布之前,世界上只有43个城市获得了这一荣誉。 在激烈的竞争中,重庆是如何成功创造的?这张“世界级名片”含金量多少?获得这个称号后,重庆如何再接再厉,让这个金字招牌更加抢眼? 11月27日,重庆设计驱动型企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傅立平就上述问题采访了重庆创建“设计之都”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
十年磨一剑 打磨28万字申报材料“一举中标” “创建全球‘设计之都’已经筹划了很长时间。傅立平说,早在10年前就开始创建“设计之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设计产业,打造世界设计之都”。 在接下来的10年里,每年都围绕设计领域推出“大动作”——例如,2020年,重庆市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了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部市合作协议;2021年,作为西部唯一的城市,入选中国第一批4个工业设计示范城市名单;2022年,印发《重庆创建“设计之都”行动计划》... “整个创作过程是‘十年磨一剑’,但百里之行半九十,最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的冲刺阶段。傅立平说,经市政府同意,他决定在一年内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傅立平说,经市政府同意,他决定在一年内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今年1月,成立“设计之都”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产业政策研究、数据整理编制等相关工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今年“设计之都”的申请流程和细则后,成立小组办公室立即联系专业翻译单位、中信(重庆)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系统准确地翻译申请表和申请指南。 2月,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带领团队赴京参观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围绕创建“设计之都”进行“问计”;4月,带队前往武汉,向最近被评为全球“设计之都”的兄弟城市“学习”;5月,再次赴京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申报答疑会,围绕申报“挖细节”。 6月中旬,与潮州、济南、莆田一起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拟申报城市工作视频会。 “因为每个国家只能向联合国推荐两个城市,所以参加这个视频会议是争取四选二的机会,重要性不言而喻。傅立平说,6月30日,他最终获得了资格,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申请材料。 在材料撰写过程中,城市文化旅游、教育等部门,以及设计行业协会、大学和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成立小组办公室整理了28万字的基本材料,前后打磨8次,经过重庆日报集团重庆国际传播中心的准确翻译,形成英文申报,最终“中标”。 含金量高的“新名片” 整体提升“重庆制造”产品影响力 “赢得全球‘设计之都’称号,不仅是设计行业的重大好处,也是对这座城市的重要认可。傅立平说,经过10年的研磨,整个选择是自然的。”为了促进设计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政策体系,而且形成了“自下而上”的产业布局。” 例如,在行业政策体系建设方面,是中国第一个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签订设计行业“部市合作”协议的城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创建“设计之都”行动计划》、《重庆加快创建“设计之都”若干政策》等多项政策措施。 在产业布局方面,通过企业市场化独立经营和政府部门规划指导,建设了300多个工业园区、大规模创新空间和孵化基地,形成了5万多家设计企业和50多万员工。 在设计人才培养和行业机构建设方面,也有200多个社区设计师工作站提供创意设计培训;20所本科院校和36所职业院校开设设计专业;成立制造设计联合会、工业设计协会等市级行业组织,成立多个专业研究机构,初步形成覆盖全市的设计协同创新网络。 “正是有了上述基础,在‘设计之都’标志的支持下,我们的企业和设计师将更有信心在世界舞台上发言,并将提高‘重庆制造’产品的整体影响力。傅立平表示,在创建“设计之都”时,注重培育“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时尚设计”三个方面的特色优势,其中以工业设计发展为主。这一考虑不仅是基于重庆作为工业城市的深厚遗产,也基于工业设计的“黄金内容”——根据工业机构的计算,制造企业每投资1元,可以为企业带来约100元的新销售。 傅立平表示,通过全球“设计资本”的影响,将推动工业设计资源聚集,然后推动制造业到价值链高端,“当前工业设计价值越来越突出,已成为促进产业创新的驱动力,“设计资本”将加快推动越来越多的重庆企业抓住“设计”高点,创造重庆设计产业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